數位教材資料庫
數位教材資料庫
:::
【圖文專欄】多元評量
公告時間:2023-07-25

【圖文專欄】多元評量

多元評量 Multiple Assessment


  • 簡介

評量的目的在於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成效,然而每位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學習特性或障礙表現,在傳統的紙筆考試中,較難如實看出個別學生的學習成果。為了更貼切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,多元評量方式也因此躍上了教育評量的檯面。多元評量除了在特殊教育領域備受重視之外,也由於108課綱對素養導向學習目標的重視,而使得能夠呈現學生多元表現的多元評量,成為了現代學習評量的顯學。

多元評量指的是評量方式多樣化,相較於傳統只重視紙筆測驗的管道,透過不同的評量方式,來實際測得學生的能力表現或學習成果。


  • 評量有哪些方式?

相較於傳統紙筆測驗,學習評量亦可透過行為觀察、晤談、口述(手語、筆談)、報告、藝術展演、校外學習、同儕評量、標準化測驗等方式進行,以下針對教育現場較常用之評量類型分別作一介紹。

  1. 生態評量(ecological assessment):針對學生目前或未來可能的生活環境中,所需的適應行為而進行的評量,目的在以個案所生活的自然生態系統作教學內容之規劃。
  2. 動態評量(dynamic assessment):在教學的過程中,以互動的方式,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持續性的評量,進而確認學生所能達到最大可能的潛能表現。
  3. 檔案評量(portfolio assessment):利用卷宗、檔案蒐集整理的方式,利用時間上的連續剖析,呈現個人的學習歷程。
  4. 實作評量(Performance assessment):使學生實際完成一項特定任務或工作表現所作的評量。
  5. 真實評量(Authentic assessment):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,完成一項特定任務,不僅要學生能表現特定的技能或行為,更要在真實的情境中去執行。

  • 評量後的結果怎麼處理?

依據不同評量目的,而有不同的評量形式及記錄方式,以下分別針對評量結果的紀錄方式及評量結果的應用作概述。

(一)評量結果的呈現

  1. 量化數據:可以成績、等第之方式呈現學習結果。
  2. 質性描述:可具體描述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形、學習動機與態度、課內外活動的參與情形等。

(二)評量結果的應用

  1. 了解學生於課程前所具備的基礎能力。
  2. 了解課程施行後的學習成果。
  3. 作為後續課程規畫或調整教學方式之參考指標。

  • 怎麼更貼切地測得特殊生的實際能力?(評量調整)

實施彈性多元評量時,難免會遇到紙筆測驗較難發揮效果之測驗場合,為了讓特殊生在評量過程遭遇到的障礙及限制最小化,因此施測方需要提供考試服務,以改善學生在評量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諸多限制。

依據「身心障礙學生考試服務辦法」所訂,身障生在參加公開辦理之各種考試時,該單位可提供的考試服務如下:

  1. 試場服務:包括調整考試時間、提供無障礙試場、提供特殊試場等。
  2. 輔具服務:包括提供擴視機、放大鏡、特殊桌椅等相關輔具。
  3. 試題(卷)調整服務:包括調整試題與考生適配性、提供放大試卷等。
  4. 作答方式調整服務:包括提供電腦輸入法作答、放大答案卡(卷)等。
  5. 其他必要之服務。

  • 參考資料
  1. 教育部(2021)。十二年國民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。教育部。

  2. 陳麗如(2006)。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(二版)。臺北:心理。

  3. 本篇首圖(圖卡)之圖案來源Registration icons created by Eucalyp - Flaticon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:::